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俗話又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
中華民族不僅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筷子文化也是源遠流長
![](/uploads/allimg/200715/2-200G519143KX.jpg)
一雙筷子
承載著中國人千年的禮儀和感情
家人圍坐共品美食佳肴
是記憶中最溫馨的味道
![](/uploads/allimg/200715/2-200G51915223L.jpg)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為了飲食健康安全
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
將“分餐制”形成制度推廣
倡導人們使用公勺公筷
養成文明用餐的習慣
一時間
“公筷”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為助力健康中國發展
彰顯責任彩票擔當
中國體育彩票也提出了倡議
呼吁“健康,從公筷開始”
讓分餐制和公筷公勺
成為文明餐桌的標配
![](/uploads/allimg/200715/2-200G5191529629.jpg)
其實
公筷已經不是第一次
進入我們的視野了
這段歷史要追溯到宋朝時期
↓↓↓
分餐和公筷 古已有之
宋高宗被稱為“公筷公勺第一人”
據記載
他每次吃飯時
一定要放兩副筷子和勺子
并且將想吃的菜單獨盛出來
盛出的飯菜一定會吃完
至于為何要這么做
宋高宗說:
“不想將吃過的食物給別人吃”
![](/uploads/allimg/200715/2-200G519153V16.jpg)
而“分餐”的歷史就更早了
周朝就有了相關的記載
可以說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分餐的國家
分餐也是一項重要的餐桌儀式
公勺公筷和分餐制歷史悠久
至今仍然被推崇
自然是有理由的
筷分情不分 好處多多
很多人認為
使用公筷公勺太矯情
會破壞餐桌上親切熱鬧的氛圍
帶來隔閡感
但其實
分餐制和公筷公勺
不僅能讓餐桌禮儀更文明
還能減少疾病傳播
讓飲食更加健康
近日
11位疾控專家做了個實驗
測試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
用餐后的細菌對比
發現菌落總數最大相差250倍
負責檢測的專家表示:
如果不使用公筷
一方面會把自身口鼻腔攜帶的細菌
通過筷子傳到菜上
另一方面
也會導致不同菜品
本身攜帶細菌的交叉污染
![](/uploads/allimg/200715/2-200G519154JV.png)
除了干凈衛生、可預防疾病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分餐制和公筷公勺
還能幫助養成按需取餐進食的習慣
減少浪費、環保節約
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分餐小技巧 文明用餐
雖然說分餐制和公筷公勺好處很多
但對于還沒有習慣的人來說
要落實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吃飯時一個不小心
可能就把公筷和私筷搞混了
那么
我們不妨試試這兩個小技巧
![](/uploads/allimg/200715/2-200G5191552918.png)
首先
可以將公筷和私筷進行區分
比如顏色不同
或是公筷比私筷長一些
其次,有條件的
可以為每個人準備一套餐具
烹飪完畢
直接將飯菜分在餐盤中食用
![](/uploads/allimg/200715/2-200G519155RQ.png)
實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僅僅只是舉手之勞
就能換來更文明的用餐習慣
和更健康的飲食
多一雙公筷,就是多一分安心
為全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當下時刻
各地體彩中心都在不斷提醒代銷者
務必做好防護工作
確保購彩者們安全購彩
同時
還倡導大家使用公筷公勺
共建文明餐桌
進一步用實際行動踐行體彩精神
彰顯體彩人的責任與擔當
![](/uploads/allimg/200715/2-200G51916035R.png)
加入“公筷行動”
和公益體彩一起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讓“健康,從公筷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