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永慶坊、潮州牌坊街,人流如織。
珠三角的工廠車間,機器轟鳴。
脫貧攻堅激戰正酣、經濟社會發展有條不紊、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如今的廣東大地,涌動著勃勃生機與澎湃活力。
有愛不懼風來急,風雨過后是晴天。2020年伊始,在全國上下滿懷豪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這是一次不能懈怠的硬考。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取得了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strong>總書記堅定有力的話語直抵人心。
越是艱險越向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東自覺服從服務全國大局,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國一道取得了抗擊新冠疫情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排頭兵的擔當和作為,生動詮釋了偉大抗疫精神。
3月10日,習近平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這是習近平在火神山醫院指揮中心視頻連線感染科病房,與病房內患者和醫務人員親切交流。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廣東,經濟大省、人口大省、開放大省,受疫情沖擊影響大、防控工作難度大,形勢嚴峻復雜。
非常之事,必以非常之舉應之。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廣東醫療隊醫護人員送別病區最后一位患者(3月28日攝)
廣東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黨中央對疫情的分析判斷上來,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見事早、行動快!
1月14日晚,深圳報告湖北以外全國第一起臨床觀察病例,廣東立即啟動應急預案。1月21日,成立由省委書記李希任組長、省長馬興瑞任常務副組長的省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1月23日,啟動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省級一級響應,是全國最早啟動一級響應的省份之一。
戰疫全面打響!
步步緊跟總書記、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責任,一個節點接著一個節點抓,一仗接著一仗打,揮出一系列“廣東戰疫組合拳”。
——第一時間開展全省大動員。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連續200多天堅守崗位、晝夜奮戰;各地各部門全力以赴,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廣東社會各界迅速形成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的工作格局。
——第一時間組織調配最強醫療衛生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堅決貫徹總書記“四早”“四集中”的要求,堅持中西醫結合,不遺漏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
——第一時間召開新聞發布會,迅速建立疫情信息發布機制,及時發布疫情防控信息,起到安定人心、穩定局面、凝聚力量的積極作用。
2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發表講話。
越是危急時刻,越能見證守護生命的真情;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堅守生命至上的理念。
從剛出生2個月的嬰兒,到90歲的老人,廣東不拋棄不放棄,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為救治中山31歲重癥孕產婦,廣東動用最強力量,鐘南山院士等救治專家組多次會診。醫護2個月的日夜守護,換來她與家人的劫后重逢。
佛山67歲的危重癥患者郭伯連續29天使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最后成功撤機出院,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全省人民握指成拳、合力攻堅,只為一個共同目的——盡最大努力呵護生命健康。截至10月19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889例(境外輸入493例),累計治愈出院1849例,治愈率達97.8%。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專家組到廣東調研后深有感觸地說,廣東的防控措施多管齊下,成功遏制住了疫情,向世界展示了這個疾病是可以控制的,也向世界表明中國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舉國同心 守望相助
疫情就是命令!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擊退“非典”17年后,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重新披掛上陣,一往無前地坐上前往湖北的高鐵。
舉國同心,守望相助。
2月10日晚7時,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首批81人醫療隊赴湖北荊州。一位醫護人員與丈夫擁抱告別。
南方日報記者 張迪 攝
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一聲號令,廣東第一時間積極響應。除夕夜,128名醫療隊員迅速集結,馳援武漢。他們是全國首批逆行者。
舉國同心,體現在千里馳援的義無反顧——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無論生死,不計報酬?!睆V東各大醫院,請戰書像雪片般飛來。
舉國同心,體現在“掏空家底”的傾力援助——
戰疫期間,廣東26批2495名醫務防疫人員,以及調運的大量物資,馳援武漢、荊州;2批41名隊員馳援北京;核酸檢測隊員207人支援香港。各家醫院精銳盡出,一批批防護物資優先保障武漢荊州前線。
大型機械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施工(1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
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成歷時僅10余天。照明、空調、冰箱、電視、陶瓷衛浴、管道、醫療儀器、地板涂料、5G網絡……背后是廣東制造調集的各類物料、技術火線馳援。
“湖北,廣東把最硬的鱗都給你了!”網友們為廣東點贊。
舉國同心,體現在細微關懷背后的廣東溫度——
大年初一,大批湖北籍游客滯留湛江市徐聞縣。徐聞縣政府緊急召開疫情防控會議,決定免費為他們提供食宿?!敖裢斫禍亓?,外面下著雨呢,讓武漢同胞在異鄉解決溫飽,才能戰勝疫情?!辈坏桨僮值墓妫蝗珖W絡“刷屏”點贊。
挺身而出 舍生忘死
每當危難時刻,總有英雄挺身而出。
廣東援鄂戰隊在武漢。
“病人在哪里,中醫人的戰場就在哪里?!背?,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孤身一人前往武漢,正如他17年前戰斗在抗擊非典的前線。
“請把我們派到最需要的地方!”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援湖北荊州醫療隊主動申請到荊州疫情最嚴重的洪湖市,啃下“硬骨頭”:不到1天完成重癥病房改造,1天半完成新CT的轉運安裝,2天搭建起核酸檢測平臺,3天搭建好大數據平臺,迅速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斗爭越是艱險,精神就越顯偉大。
戰疫時刻,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奮勇當先、沖鋒在前,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義無反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企業、慈善機構、養老院、福利院等積極出力、真誠奉獻,廣大志愿者起早貪黑、頑強拼搏。
白衣執甲、逆行出征。面對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全省100萬醫務工作者中,有超50萬人直接參與新冠肺炎病患救治工作,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垂危生命,詮釋了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
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面對疫情,廣東160多萬名干部,下沉到3.9萬個社區,5.9萬個“三人小組”開展網格化防控,近30萬名社區工作者日夜奮戰,540多萬名黨員帶頭拼搏,構建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英雄壯舉換來山河無恙。生命見證,這是一個灑滿愛和陽光的春天。
尊重科學 精準施策
2003年,廣東成功抗擊“非典”,留下寶貴經驗——要依靠專家、發揮專家的作用。
2月17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
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面對新冠疫情,廣東第一時間成立以鐘南山擔任顧問的專家組,在形勢研判、應急響應、防控策略、科學救治、輿論引導、社會動員等各個環節,都充分聽取、充分依靠專家團隊的專業意見和建議。
——在全國最早報告無癥狀感染者和“復陽”現象,無癥狀感染者處置經驗在全國推廣。
——在全國率先啟動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等五大方向科研攻關,政、產、學、研、醫、檢共同奏響科技“戰疫”協奏曲;率先分離出第一株新冠病毒毒株;推動磷酸氯喹納入國家診療方案;試劑研發應用走在全國前列,新冠疫苗研發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在全國率先大規模推行核酸檢測,實行“應檢盡檢、愿檢盡檢”,精準高效發現疫情傳播源頭。截至10月19日,全省共完成核酸檢測3952萬人次,核酸檢測能力達每日最大檢測能力83萬人份。
——在全國率先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月31日起,全部落實“一人一檔”“一天一問診”“一人一方案”“一日一報告”,切實阻斷傳播途徑。
科學抗疫,重在精準。
自除夕起,一家6口有5人相繼被確診隔離,剩下2歲的源源(化名)無人照顧,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28個護士當起了“臨時媽媽”。
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 攝
2月24日,廣東將應急響應調為二級,全省防控工作從初期的全面統一管控轉變為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地車間的機器再次轟鳴。“珠三角機器開動了,世界產業鏈都穩定了?!庇衅髽I家發出如是感慨。
跨越國界 命運與共
“世界從來都不是一座孤島,我們與世界守望相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ICU副主任醫師徐永昊迎著槍炮聲,穿著防彈衣,逆行馳援伊拉克50天,為當地疫情防控帶去中國經驗、廣東做法。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廣東組織精干醫療力量馳援塞爾維亞、馬來西亞、伊拉克、秘魯等國協助抗疫,受到廣泛贊譽。
5月22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選派的中國政府援助秘魯抗疫醫療專家組搭乘包機前往秘魯,協助當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在抗擊新冠疫情最艱難的時刻,來自41個國家的72個國際友城、友好組織通過多種方式向廣東表示慰問和支持。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國蔓延,廣東省的一些國外友城面臨疫情防控的巨大挑戰。一批批醫用口罩、核酸檢測試劑盒、額溫槍等緊缺防疫物資從廣東出發,馳援8個國家的34個國際友城。
面對病毒,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拱北街道黨員志愿者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為過境旅客指引、提供幫助。
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廣東一視同仁,對境外來粵人員開展健康管理,溫情服務。來自非洲國家安哥拉的留學生呂威廉入境隔離期間,每天都有工作人員打電話來,了解他的健康狀況和生活需求,還送來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各種生活用品。隔離期滿后,呂威廉主動到廣州市一家集中醫學觀察酒店參加志愿服務,回饋廣州對他的關懷照顧。
經歷戰疫洗禮,廣東煥發新的生機活力,各項經濟指標穩定向好,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廣東將穩扎穩打將“兩難”變“兩全”。
疫情尚未平息,大考仍在繼續。作為對外貿易大省和流動人口大省,境外疫情輸入風險仍然存在,廣東始終堅定推進“雙統籌”,奮力奪取“雙勝利”。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云過后艷陽天。
號角起、戰鼓擂。在“兩個大局”深刻變化、“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性交匯的關鍵時期,在廣東縱深推進“雙區”建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要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廣東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要求廣東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廣東將保持戰“疫”錘煉的精氣神,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乘勢而上,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努力在新起點新征程上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