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當今中國的發展主流。什么是城鎮化?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所有的改革和發展都需要幾個社會的基本元素,其中資源的支持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點之一。在當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中,政策和資本可以比較充分的代表社會發展中的所有資源。單獨政策或是單獨的資本在中國這個特殊的發展中國家都無法充分且全面的支持一項歷史性的大變革。以改革開放和國企改革為例,中國當代的每次社會經濟變革都需要上層政策的批準和社會資金的支持。前者確定的是改革的正確性以及后者的合法性。所以,前者是一項改革是否進行的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而后者則是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元素。這可能就是我們的中國特色。
城投債的發展與中國經濟前景直接相關
從短期來看,在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大組成部分(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中,目前基建投資是火車頭,帶動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整體經濟增長的企穩。而基建投資的很大一部分資金來源是政府投資,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資。
以目前中國的財政體制來看,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難以支撐地方政府的各項基礎建設投入,因此地方政府需要通過融資搞建設。而城投債的發行恰好解決(去年尤其如此)了地方政府的融資問題,所以城投債能否持續放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短期基建投資以及經濟增長的前景。
而從長期來講,城投債的發展又與我國的財稅體制改革息息相關。如果發展得好,城投債有可能成為重塑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權、事權的推動力量,推進經濟結構的轉型。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導,城投債又可能給宏觀經濟和金融系統帶來風險。
城投債的投資爭議
城投債作為一種頗具爭議的投資標的,其發展前景為投資者所高度關注。
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城投債共發行292只,發行總金額約3644.4億。而2012年城投債則發行了748只,總規模8776億,而機構預計今年城投債發行規模有可能會達到萬億左右。
目前,投資者對于城投債的看法存在不小的分歧。有人認為城投債背后有政府信用背書,就算有風險,也是系統性風險。而由于擔心其對債券市場,以及政府融資渠道帶來巨大沖擊,政府不敢放任城投債違約。所以,在相信政
府的前提下,城投債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但也有投資者認為政府目前給城投債所提供的隱形擔保,既不合法,也不可信。
銀行因為2009年天量信貸所背上的壞賬包袱,就是“相信政府擔?!钡膼汗?。而發改委和銀行從2010年開始逐步整理地方政府平臺貸款,實際上就是要降低銀行的平臺貸,降低由于政府平臺貸款違約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城投債的井噴恰是在銀行收緊平臺貸之后,可以說平臺公司將融資主戰場從銀行轉向了債券市場,但其潛在風險并未降低。而且各大媒體跟蹤關注地方政府平臺的各種違規融資現象,使得投資者對城投債的風險擔憂從未降低,這也使得市場對城投債的法律定位、債務償還能力、政府擔保等方面成為爭議的焦點。
城投債與地方政府的關系體現
城投債是我國分稅制改革、《預算法》限制以及經濟發展目標共同催生的產物,處在市政債和公司債券之間的灰色地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城投債不是其他國家業已存在的“市政債”,而是企業發行的信用債。中國的城投債游走在市政債與公司債之間的灰色地帶,與這兩者都不完全相同。
總的來說,城投債是地方政府搞建設的意志體現,那么城投債與地方政府關系體現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債券發行人基本上都是當地財政局或國資委旗下的獨資公司;
2債券發行人的高管基本上都是當地政府部門的官員,有的甚至是當地副市長。由于地方融資平臺充當第二財政的角色,因此大部分發行人的高管都是地方財政局的官員。
3債券發行人的業務模式主要是“土地資產與收入——平臺融資——城市建設和一級土地開發”,典型的地方政府土地財政與城市建設模式。
4債券募集項目基本上都是保障房、園區建設、城市基礎建設等工程。這些項目都獲得了當地發改委的審批,而建設資金則需要通過融資解決,因此債券融資與地方建設、官員政績密切相關。
5債券發行人的收入主要以土地出讓和工程代建回購為主,按照相關法規土地收儲及征用應當是政府相關部門,其土地出讓收益歸地方財政;債券發行人的工程代建回購方基本上都是地方財政局。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到債券發行人與地方財政的關系。
中央認可城投債的融資模式
對于地方融資平臺的監管始于2010年6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19號文),隨后2010年8月銀監會公布(關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清查工作的通知),銀行開始逐步清理平臺貸。
但實際上地方融資平臺無法與地方政府進行完整分割,其平臺公司就是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就是地方政府發展當地經濟的意志體現。
在叫停平臺貸的同時,發改委卻表態支持城投債,2010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公司發行債券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在此通知之前,2010年8至11月,城投債依次發行181億、185億、139億和101億;通知之后四個月,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依次發行482億、224億、269億和383億。
在此之后,我們能清晰的看到銀監會對地方融資平臺的平臺貸監管一直保持著謹慎態度進行嚴格監管,但對平臺公司的城投債卻處于逐步規范逐步壯大的情形。
從國家層面來看,地方政府平臺貸一旦出現問題,會導通過貸款銀行從地方傳導到總行,導致整個銀行出現問題。任何一家銀行出現系統性問題,都將引發中國整個銀行體系出現問題,甚至是中國金融出現問題。因此國家層面也愿意嚴控平臺貸,從而切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與中國金融風險的直接聯系。
地方政府融資能夠有效的緩解當地建設資金缺口,支持經濟發展,因此發改委對于地方政府融資持支持態度。而發改委的支持即意味著中央對地方政府融資建設的發展模式認可,也是中央對城投債的融資模式認可。
投資者對城投債的應該做的信用分析
雖然城投債背后有政府的隱形擔保,但這并不能說城投債沒有信用風險,投資者應該相信市場規則,最終城投債也會出現信用違約的案例。所以信用分析在未來的債券投資中至關重要。
首先,投資者應該分析債券發行人的基本情況,包括高管在政府部門任職情況,資產負債結構,現金流,再融資能力,償債保障,募投項目等。其次,我們應該分析當地的經濟情況,經濟的結構,財政收入,土地出讓情況,以及將融資平臺債務與財政收入進行比較等。最后,如果債券有擔保,我們應該對擔保品進行重估,看重估后的擔保額是否能夠覆蓋債券本息。
只有經過上面分析后,滿足條件的債券才可以被選入投資備選庫中。之后投資者應該做后續跟蹤及實地調研,通過調研對城投債進一步進行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