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謝曉丹帶隊到清遠市調研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清遠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黃兆芬,清遠市委常委、副市長、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總指揮魏國華等相關同志陪同調研活動。
謝曉丹(右二)、黃兆芬(右三)、魏國華(右一)參觀項目現場
謝曉丹一行首站參觀了清遠義烏商貿城樓頂的光伏電站,清遠德晟嘉恒能源工程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尚鵬向領導介紹了光伏扶貧項目的建設進度、年度收益、運行維護等有關情況,并現場展示了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通過對光伏發電的深入了解,領導對光伏發電扶貧項目表示了肯定和認可,并贊揚了德晟嘉恒公司積極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潘尚鵬現場向領導介紹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情況及德晟公司情況
潘尚鵬現場向領導展示碲化鎘薄膜太陽能技術
12月22日下午,清遠市清新區惠農投資有限公司和清遠市德晟嘉恒能源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雙方法定代表人張志文與潘尚鵬,在清新區惠農投資有限公司辦公樓正式簽署清新區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先導點)協議。該項目總投資約2792萬元,裝機容量約4兆瓦,合作期限25年。于2018年1月1日開始建造,預計2018年6月1日并網發電。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碲化鎘電站,除了能給村民創造收入,還能實現節能減排的綠色環保效果。該光伏項目發電25年相當于燃燒48000噸煤的電量(可減少120000噸二氧化碳、3600噸二氧化硫、32400噸粉塵和2400噸氮氧化物)。
張志文(左一),潘尚鵬(右一)簽署清新區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先導點)協議
光伏扶貧益處多,脫貧的同時,保護了當地生態環境和空氣質量。國家給予補貼,貧困戶投資低,甚至不需要投資,并且是自主參與模式。一次投資,25年以上的收益,保證了貧困戶每年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真真正正做到了旱澇保收!光伏扶貧作為國務院扶貧辦2015年確定實施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貧困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開發太陽能資源、連續25年產生的穩定收益,實現了扶貧開發和新能源利用、節能減排相結合。
閱讀延伸:
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目前全球只有三家企業生產,其中的一家座落在中國。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相對于其他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具有發電能力強(每年比晶硅多發5.4%以上的電能)、轉換效率高(實驗室最高效率為22.1%,進入了世界先進水平行列)、溫度系數低、弱光效應好、穩定性高(25年80%輸出功率保證)、熱斑效應小、破損率極小、色彩均勻,美觀大方等特點。在環保效益上,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就鎘排放的問題,系統地研究了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碲化鎘太陽能電池與煤、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和核能的單位發電量的重金屬排行量。研究結果表明,石油的排放量是最高的,碲化鎘太陽能電池是最低的,而硅太陽能電池排放量約是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的兩倍。
隨著時間的發展,碲化鎘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目前已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嘉興秀洲光伏展示館的光伏幕墻、浙江金盾光伏車棚、濟南南繞城高速公路光伏路面、江蘇蘇州光伏農業大棚、浙江光伏瓦項目等等。相對于其他材料的太陽能發電技術,碲化鎘的發電成本是最低的,世界上在建的十大光伏電站,有六個都使用碲化鎘產品。而在中國武漢也將使用碲化鎘薄膜太陽能技術建造華中第一綠色節能環保高樓,將成為武漢乃至全中國的標志性建筑。
河北保定境內的雄安新區被國家列為光伏應用第一重點,而雄安新區將于2020年實現全面禁止燃油車的銷售與通行,全區無盲點建立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公共區域全部在屋頂裝設太陽能發電裝置。該地區成功后,將在全國推行,太陽能發電電能將成為主流能源。因此,光伏發電扶貧不僅具有穩定、節能、環保、風險小等特點,也是一條前途光明的綠色扶貧道路。
光伏扶貧目前主要是在住房屋頂或者農業大棚上鋪設太陽能電池板,“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也就是說,農民可以自己使用這些電能,并將多余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通過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每戶人家都將成為微型太陽能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