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讓生活更美好
——清遠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有關情況向市民的報告
市民朋友們:
2018年2月清遠再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從今年開始,清遠開啟創文新征程,力爭2020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全國文明城市評選三年一個周期,2018年、2019年進行年度測評,2020年進行綜合測評,三年的成績分別占20%、30%、50%,按全國排名進行評選,因此每年的測評成績都至關重要。
2018年是清遠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周期的開局之年,我們期待廣大市民一如既往地支持創文、參與創文。為使廣大市民更好地了解支持創文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向各位市民報告如下:
1.為什么要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社會管理能力、綜合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充分體現,是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的綜合抓手,是構建網格化、標準化、智能化、精細化、法治化、常態化、品質化的現代城市治理體系的系統工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建設文明清遠,加速推進清遠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是改善清遠投資環境,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功在當代、福及后人的民心工程。
2.我市如何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
為做好中國夢宣傳教育,我市線上線下開展了系列活動,線上開展“我的中國夢”網上在線訪談,線下組織宣講團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對中國夢進行詮釋和宣講,開展了“中國夢”主題歌曲演唱大賽、“勇擔復興大任, 爭當時代新人”知識競賽等。同時,還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工地圍墻公益廣告宣傳和展覽展示等,持續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
3.我市如何宣傳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市電視、報紙、建筑圍墻、戶外廣告、樓宇電視等媒介廣泛刊播。今年以來,以培養時代新人為著眼點,開展“勇擔復興大任,爭當時代新人”主題系列活動,舉辦評選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和開展社會各界人士“重自身修養、重社會責任、樹良好形象活動”,在社區、村鎮和各行業各單位建設“善行義舉榜”等各種活動推動核心價值觀落地。
4.我市如何開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我市每年持續評選“最美家庭”,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有獎征文活動,少年兒童書法寫家訓征集和展覽,送家風、家訓、家教書法作品進社區、進學校等一系列活動。其中“家風、家教、家訓”交流活動,線上線下互動,吸引10多萬網民關注。通過傳承優秀家訓,弘揚良好家風,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普及,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5.我市如何開展清遠好人、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時代楷模、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學習宣傳?
我市每年都開展“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并召開“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會”,2016年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身邊好人”推薦選樹工作的通知》,明確推薦(自薦)身邊好人都有獎勵,進一步完善“身邊好人”的發掘、推薦、選樹機制。2017年2月開始,市文明辦每兩個月在發布廳進行一次好人發布,截至當前,好人發布廳舉辦9期,共發布26名好人。2014年以來共評選、宣傳和關愛各級身邊好人、行業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清遠楷模500多人,形成“群星燦爛和七星共明的先進群體格局”。同時,清遠市社區道德模范事跡展覽館對外開放,在各社區、各單位全覆蓋的善行義舉榜展示了各層各級道德先進人物的風采。
6.我市如何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我市印發了《清遠市2018年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年度工作計劃》、《清遠市社區志愿服務工作方案》、《關于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健全了各項志愿服務活動制度、考核獎懲制度,實現志愿服務向全員共同參與轉變、向經常性轉變,向規范化轉變。目前市區注冊志愿者人數101084人,占城鎮常住人口的比例達到14.07%,人均服務時間為26.87小時。組織文化、醫療衛生、法律、環保、消防等專業志愿者進社區開展專業志愿服務,在兩區共舉辦630多場活動。社區、職工、青年、巾幗、科普、助殘、紅十字、文明單位等各類志愿服務隊和志愿者常態化開展“鄰里守望”、幫助困難群眾、文明勸導等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市直、區直單位黨員志愿服務幫助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困難職工、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社區志愿服務站全部設立,向志愿服務制度化方向發展。
7.我市如何打造“公益廣告之城”?
清遠圍繞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把清遠打造成為“公益廣告之城”,每年市文明辦、市廣播電視臺都舉辦公益廣告評選活動,2017年開始舉辦盛大的“中國廣播影視公益廣告大會”。清遠圍繞“喜迎十九大”、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把清遠打造成為“公益廣告之城”,圍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學雷鋒、講誠信等八大主題,廣泛開展公益廣告宣傳。在公園、廣場、主干道、高鐵站、重要路口、高速公路等部位,組織打造若干公益廣告精品陣地。在電視、報紙、公交車、樓宇電視、室外LED屏等各種載體,刊播“圖說我們的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系列公益廣告。圍繞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加強傳統美德公益廣告宣傳。
8.我市如何開展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抓好依法行政考評,推動依法行政各項工作。2017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考評對象均已全部達到良好等次,各級政府和部門依法行政工作成效明顯。二是加強行政執法案卷評查,不斷規范執法行為。針對省對我市依法行政考評中所反饋的執法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采取了著力加強案卷評查等措施,今年1至2月開展全市首次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通過交叉評查,剖析存在問題,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通過培訓增強各級領導干部法治思維,提高法制工作業務能力。今年6月,舉辦了2018年度依法行政業務培訓班,上半年先后組織了三期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網上考試,通過培訓、考核,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能力和水平。
9.我市如何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我市重視法治宣傳工作,2018年以來,大力加強法治宣傳力度。一是把法治宣傳與“法律六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統籌、指導“南粵春雨”清遠市公共法律服務志愿者深入基層開展法律咨詢、宣講;二是運用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平臺,發揮法律顧問的法治宣傳職能,全市的村(社區)都聘請了法律顧問,每季度均開展法律講座等法治宣傳活動;三是開通24小時法律援助熱線電話12348,接受市民的法律咨詢;四是在中小學建立法治副校長制度,加強校園法治宣傳教育;五是在新聞887播出《以案釋法》節目等形式開展以案釋法,達到法治宣傳效果;六是結合國家特定法治宣傳日,如國家安全日、國家禁毒日等,開展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宣傳宣傳活動。
10.我市開展誠信建設的效果如何?
市政府成立信用建設工作機構,編制《清遠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制定完善信用管理制度規范政府、企業和個人誠信行為。建設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臺歸集各類社會主體信用信息,開通“信用清遠”網提供社會法人和重點人群信用查詢,已在政府采購、市場準入、工程建設等20多個重點領域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開展“雙公示”及失信問題專項整治工作,依法公開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并向社會發布誠信“紅黑榜”。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實現跨部門對守信者聯合獎勵和對失信者聯合懲戒。2018年5月,我市政務、商務、社會和司法四大領域誠信指數在全國262個地級市中分別排名第5、6、4和9位。
11.我市如何整治虛假違法廣告?
一是強化廣告宣傳培訓。開展3·15法律咨詢活動,加強向全社會的《廣告法》宣傳。二是切實履行屬地監測職責,對納入監測目錄的媒體開展抽查監測。2018年上半年,抽查監測我市媒體發布的廣告總條數1662條次,違法廣告數為零。三是切實組織好對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有針對性開展了各項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整治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違法問題易發多發的醫療服務、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房地產食品安全、涉賭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低俗不良廣告。2018年上半年,全市立案查處廣告案件13件,責令停止發布13件,罰沒款金額9.11萬元。
12.我市如何提高窗口單位(行政服務中心、車站售票窗口等)服務質量?
市文明辦實施了《創建清遠市文明窗口工作方案》,倡導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要求窗口服務單位提供WIFI、便民設施等,為辦事企業和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全市各窗口單位服務意識不斷增強,規范化程度不斷提升,主動優化辦事流程,創新服務方式,相繼實施并聯審批、綠色通道、多證聯辦、外網受理、一照一碼等舉措,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
13.我市如何開展行政執法監管部門工作?
我市把推進政府綜合執法,完善行政執法管理作為貫徹依法治國精神的一項舉措。2017年以來,市政府印發了《清遠市城市管理暫行辦法》《清遠市市區機動車停車管理暫行辦法》《清遠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清遠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為城市管理、機動車停車管理、農貿市場管理的執法監管提供了有效依據。全市大力推進“四零行動”(公共環境零垃圾、公共秩序零違章、公共不文明行為零發生、公共服務投訴零落空),嚴厲開展行政綜合執法。目前,我市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增強,行政執法工作進一步規范,人民群眾對行政執法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14.我市如何開展義務教育?
繼2015年獲得廣東省教育強市稱號后,今年我市啟動“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創建工作。先后公布《清遠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的主要措施》、《清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2016年,義務教育生均義務公用經費支出小學達到了2639.24元/生,初中達到了3389.53元/生。印發《清遠市教育現代化發展規劃(2015-2020年)》,建立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動態監測制度,重點對各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差異系數進行監測,督促各區針對義務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切實采取措施加以整改落實,切實提高義務教育水平。
15.我市如何開展公益活動?
近年來,清遠市文明辦、慈善總會及公益組織圍繞“扶貧濟困,以人為本”慈善理念,舉辦“第三屆北江公益文化交流會”,廣泛開展了“6·30扶貧濟困日”、“關愛重癥地貧兒”、“藍絲帶助學”、“冬日暖陽·為貧困家庭送年貨”、義務獻血、“奇換微夢想·為您實現小心愿”等活動,并且宣傳慈善意識,多渠道募集慈善款物,為困難群體切實提供幫助,為社會保障與救助體系發揮了重要補充作用。
16.我市社區如何開展“鄰里守望互助、社會道德風尚”活動?
市文明辦在市區各大社區小區廣泛開展了鄰里守望志愿服務--奇換社區活動,在周末采取帳篷隊的形式輪流在各大小區開展舊物交換、圖書交換、文明小游戲、社區居民才藝展演、講古清遠等群眾喜愛的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相互交流、增進感情的平臺。組織醫療健康、心理學、環保、消防、書畫藝術等方面的專家深入社區開展各種專業志愿服務。
17.我市社區如何開展日常服務管理?
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大對社區建設的投入。清城、清新兩區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社區服務場所超過400平方米的社區有28個,增加社區服務用房面積7000多平方米,惠及61萬群眾;增加道德講堂、文化綜合服務站等功能場所100多個,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欄100多個,“善行義舉榜”60多個,基本滿足社區群眾需求。社區青少年活動、老人服務、小區群眾性活動由社會組織策劃組織、有序開展。據統計,綜合整治期間,共舉辦社區老人活動100多場次,社區青少年活動100場次,其他社區群眾性活動蓬勃開展。
18.我市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中開展了哪些工作?
一是深入推進“颶風2018”“安網2018”“利劍行動”“鑄盾”“掃黑除惡”等專項行動,以打擊涉毒、黑惡勢力、“兩搶一盜”違法犯罪,打擊傳銷、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涉電信網絡詐騙為重點,全警動員,全力以赴,雷霆出擊。2018年以來,清城清新兩區共破獲傳銷、非法集資等涉眾型案件3起,逮捕6人;立涉黑惡案件129起,刑事拘留336人,逮捕202人;共立涉盜搶類刑事案件2815起,刑事拘留321人,逮捕244人,有效遏制刑事案件頻發態勢。二是大力推進視頻監控和治安卡口建設,目前,我市已建成視頻監控一類點(以公安機關為主建設的監控攝像機)6180個、治安卡口(包括卡口式電子警察)204個、視頻監控二類點(以政府部門或者社會單位為主建設的監控攝像機)62130個,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全時段、立體化、多層次、專群結合、動靜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地降低了刑事治安案件發生。
19.我市如何開展打擊“黃、賭、毒”工作?
我市堅持嚴打、嚴管、嚴治的方針,不斷開展查禁打擊賭博、賣淫嫖娼、吸毒販毒制毒等違法犯罪的集中整治行動,強化公共娛樂服務場所的治安管理,有效遏制了涉娼涉賭涉毒等違法犯罪活動蔓延發展的勢頭,凈化了社會風氣。2018年以來,清城清新兩區共立涉黃類案件17宗,行政拘留194人,刑事拘留30人,逮捕19人;立涉賭類案件66宗,行政拘留712人,刑事拘留127人,逮捕86人;查處涉毒人員1057人,強制隔離戒毒159人;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85人,逮捕犯罪嫌疑人152人。
20.我市開展哪些環境保護、生態文明等主題活動?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主題活動,開展“啄木鳥”環保監督、環保進基層、環保大宣傳等活動,交通行業開展綠色出行,餐飲行業開展“光盤行動”,政府機關實施節能措施,媒體大力倡導綠色節能理念,在各大小區廣泛開展了“節儉養德--奇換社區以物換物活動”,組織并發動公眾參與“6.5”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市環保局開展了系列環保活動,1月16日開播大型環保紀錄片《尋找清遠好山好水》,3月12日植樹節組織干部職工及社會親子家庭開展“為清遠添綠”的環保公益植樹活動,6月3日舉行“小手牽大手 綠色同踐行”公眾開放日活動,組織學生走進企業,了解環保方面的知識,6月11日舉辦“綠色創建”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以生動、貼近的形式將環保理念帶到市民當中。
21.為了給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我市在加強網吧監管、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做了哪些工作?
為給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政府嚴禁在學校周圍開設網吧、電子游戲廳等,2018年上半年,市和清城區、清新區文廣新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481人(次),檢查網吧401家(次),立案調查網吧違規案件7件。
22.我市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一是市級、清城區和清新區共建有22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均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二是清城區和清新區51個社區完成家長學校、青少年活動室等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建設工作;三是市婦聯、市殘聯、市文廣新局等職能部門在社區舉辦了300多場親子游戲等活動;四是分別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媒體有播放關于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宣傳廣告。在清遠日報、清遠廣播電視臺、清遠文明網、清遠新聞網、南方日報清遠觀察等網絡平臺,奇換社區等社會媒介平臺,共刊播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公益廣告宣傳約2500次。
23.我市舉辦了哪些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我市組織多層次的文明創建活動。一是突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教育活動。二是突出培養時代新人,全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市各級黨組織開展了“勇擔復興大任,爭當時代新人”主題系列活動,宣傳、推廣、實踐“文明清遠十二條”、“鄉村文明十二條”,開展核心價值觀主題墻繪創作,舉辦了第四屆書香節、第五屆詩歌節、傳統禮儀與城市文明建設研討會,組織開展故事匯、文藝作品創作匯演、志愿服務、誠信清遠、我們的節日、家風家教家訓、誠信評選等活動。三是突出創建為民利民惠民,全域推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龍頭的文明創建,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四是突出以創促管、以管固創,全力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開展“四零一圍+點位”工作。五是突出建立常態長效機制,全民參與形成共建共享格局。
24.我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城市環境秩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2016年,我市開展了“創文創衛突出問題綜合整治行動”,堅持問題導向,按照疏堵結合、建管結合、軟硬結合、標本兼治、著眼長效的思路,從群眾最關注的地方抓起,從城市管理最薄弱的環節入手,整治環境衛生、交通秩序、農貿市場及周邊環境3000多個項目,惠及市、區60多萬群眾。2017年,開展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60天沖刺行動”,通過“沖刺六十天、創建文明城”,城市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市民素質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共有一個鎮、兩個村、三個單位、三所學校榮登全國文明榜,清遠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2018年,我市大力實施“四零一圍+點位”工作,開展“拍客來了”,全域推進“廁所革命”,為實現城鄉的干凈、整潔、文明、有序、高效、宜居的目標不懈努力,創文已成為清遠最大的“民生工程”。
清遠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