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鞭炮、不立墓碑、不點冥鈔,將逝去親人的骨灰葬于樹下,用鮮花寄托哀思。日前,清遠市規模最大的一場樹葬活動在孖龍山陵園舉行,這是清遠市民政局在孖龍山陵園舉行的第二屆樹葬活動,12個家庭將14位親人的骨灰植入了常青樹下。
12個家庭安葬14位親人
當天早上,天空被霧蒙上了一層薄紗。市民朱小姐和母親、侄子一起來到孖龍山,準備為父親辦一場特別的安葬儀式。除了朱小姐,還有其他市民手抱著鮮花,等待著那一場簡單而莊嚴的告別儀式的來臨。
9:15,活動主持人宣布開始。大家沿著紅地毯走上種著常青樹的小山丘,聽著主持人念名字,抱著親人的骨灰等待下葬。工作人員挖開了一個長方形的坑,輕輕地將家屬捧過來的白色骨灰盒安放在坑內。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抱著骨灰盒過來,他跟工作人員輕聲說:“小心點?!蹦且惶?,他安葬的是他的母親。他是全場唯一一位70多歲的老人家。
待所有骨灰盒都安放完畢,工作人員端來了鮮花,往骨灰盒上撒鮮花,家屬們則親手抓一把泥土放到坑內,作為對親人的一次告別植樹,恭敬地在坑前的紀念碑上放上鮮花,攏坑。
市民陳先生是參加這個活動的家屬之一,他告訴記者,在上次拜祭日的時候,他與家人來到這里,看到有樹葬活動的宣傳,回去就跟家人商量是否參加?!拔矣X得樹葬是一種新風尚,讓先人回歸自然,對先人和我們來說都很環保?!标愊壬f。
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樹葬
相較于去年只有寥寥8人,今年的樹葬人數已達14人。孖龍山陵園公司副總經理劉燦強告訴記者,去年在孖龍山陵園舉辦清遠市首屆樹葬活動以后,有不少市民對綠色殯葬有了新的認識。今年參加樹葬的市民明顯增多。他表示,孖龍山作為清遠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清遠城投)的下屬單位,將按照母公司的要求,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孖龍山陵園今后將繼續通過類似的活動,推動綠蔭后人、與樹長存的理念被盡可能更多的人所接受。
清遠城投資產經營部負責人陳樂介紹,本次市民參加樹葬活動是免費的。樹葬采用的骨灰盒使用的是西班牙進口材料,通過水分,將在兩年內慢慢降解?!斑@樣先人可以真正融入大自然,滋養樹木,讓生命得以延續、升華。這次參加的市民里面,絕大部分是中年人,也有老人家參與,這也說明了市民的觀念開始慢慢轉變,接受樹葬的方式了?!彼€表示,如果報名參加樹葬的人數增多,未來將增加樹葬活動的次數,不限于只有清明前后的一次。
把墓地變成林地草地
樹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葬法,古代樹葬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樹上,任其風化?,F代樹葬則是從古代樹葬發展而來,并且進化得更加綠色、文明。即不“露天葬”風化,骨灰埋入地的地上不圍墓地,不壘墳頭,在埋入的地上植樹,或在刻有碑文的石碑四周種上綠草,故稱現代樹葬方式。保留了骨灰,保留了埋葬,不保留墳頭,把墓地變成了林地、草地,經濟文明,環保衛生。
古有俗語: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試想炎炎夏日后,人們坐在前人栽種的郁郁大樹下乘涼時,那種對前人的思念與感恩之情自會隨樹的生長而綿綿不絕,先輩的精神也早已與樹合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