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第一家由政府經營升級改造的鄉鎮菜市場
“以前一下雨污水橫流,現在干凈多了,來這里買菜更舒心了。”家住清城區源潭鎮的一位正在買菜的老大娘指著東源市場贊不絕口。昨日,全市第一家由政府經營升級改造的鄉鎮菜市場東源市場舊貌換新顏后開門迎客。
政府經營市場以公益性為主
以往的東源市場存在臟亂差現象,無論從市場外觀還是內部功能布局,都已不能滿足現有市場需求,更不符合城市化發展需要。市市場開發服務中心經過多方協調,從私人老板手上承包了該市場10年的經營權。接手后嚴格按照菜市場建設規范要求和標準,投入200多萬對原有市場進行標準化升級改造。
改造后的東源市場完善了通風、照明、給排水系統,增設立良好的消防設備、宣傳顯示屏、視頻監控系統、多功能農產品檢測設備。蔬菜區、肉類區、鹵制品區、水產品區、副食品區、百貨區。東源市場內,記者昨日看到,每條通道上方都有一個指示牌,上面標注著該區域銷售的貨品種類。什么地方賣什么東西,老百姓一看就知道。在熟食區,一間玻璃房內,燒鴨、雞、豬頭肉、鴨腳等鹵制品一目了然,讓人看上去很放心。“這里寬敞、整潔,風吹不到,太陽曬不到,雨也淋不到,而且再也不會擔心自己的攤位被路邊的車子撞了。這里的環境跟以前的路邊市場相比,簡直沒法比?!痹诼愤呑觥白吖怼倍嗄甑睦蠈O一邊忙著給顧客稱菜一邊對記者高興地說道。“到這里買東西,吃的、用的可以全部買到,跟以前在馬路邊買東西相比感覺就是不一樣?!彬T著摩托車來市場買菜的群眾看到升級改建后的東源市場紛紛贊不絕口。
這么好的市場在政府經營下月租金與以往基本持平,菜檔415元,肉檔700元。如此低廉價格吸引了市場原本租戶全部回遷,而且在擴大經營后還招進了部分新業主。市場開發服務中心副主任黃建國算了筆賬,整個市場投入超過200萬,還沒算管理人員日常開銷,而就算把該市場10年的經營權收入全部當成利潤也賺不了錢。政府做這個標準化市場就不是為賺錢的,是公益性民生項目,主要是通過規劃管理,方便周邊群眾。
為鄉鎮菜市場升級提供經驗
我市計劃在2015年完成全市鎮級96個市場的升級改造,而此次東源市場升級改造為國有市場指導民營市場改造,為城區鄉鎮市場升級改造積累了經驗。
該市場除了以低廉的價格吸引商家進場經營外,為了保障商家的利益,對于周邊“走鬼”檔也進行了整治。在東源市場旁邊非主干道兩邊,市場管理部門劃出了自由擺賣區,每天僅收2元的租金,旨在讓“走鬼”規范經營,同時又便于管理。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這個方法很多路邊小販都愿意過來經營,這樣使我們市場聚集了人氣,市民也愿意到環境好,安全衛生的地方買菜,對于各方來說是多贏的辦法?!?br>
最近陷入“走鬼圍城”的北門市場是否可以借鑒呢?黃建國給出的答復是北門市場所處的位置、經營環境和鄉鎮市場不太一樣。雖然北門市場是私人的,但是對于現狀政府部門目前已經介入協調。整個北門商業圈有三個菜市場超過7000平方米,完全可以容納下現在所有商戶,北門市場也不可能長期空置。政府部門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打破“走鬼”不交費的傳統,相關部門花更大力氣對周邊整治讓“走鬼”進場規范經營。同時也通過宣傳培養市民去正規環境好的菜市場買菜的習慣。作為鄉鎮的東源市場能通過規劃和市場管理做到人人稱好,該經驗也值得市區北門市場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