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德晟新質生產力 ▏涉足低空經濟,以智能測繪激活智慧城市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德晟集團下屬清遠市勘察測繪院有限公司(下稱“市勘測院公司”)積極搶抓測繪地理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機遇,以無人機遙感平臺等前沿技術為切入點涉足低空經濟,服務智慧城市建設,憑著干事創業的激情,通過系列舉措為清遠布局新興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貢獻國企力量。
產學研深度融合,助推“創新鏈”加速搶跑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實踐主體。此前,為拓展創新資源整合空間,市勘測院公司與華南師范大學北斗研究院簽署校企合作戰略協議,合作建立“時空信息與智能應用實驗室”,共建共享“華南師范大學北斗研究院校外實習基地”。雙方就低空無人機遙感平臺和城市部件調查APP研究、人才培育等領域攜手共建,目前已開發3項技術專利。
“目前實驗室已完成低空無人機遙感的研發部署,可供日常航飛使用,該平臺涵蓋數據可視化、設備管理、任務規劃、AI算法和數據管理五大功能模塊,應用場景十分豐富”,市勘測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該平臺依托非接觸式遙感手段進行空中攝影和測量,可快速獲取大面積高精度的地理數據,并對不同類型傳感器所采集的差異化遙感數據進行智能分析,為城市規劃和建設提供詳實的大數據底座與科學的決策依據。
如今,基于產學研合作機制,市勘測院公司已成功將研發成果應用于城市管理。以清遠市清城區窨井蓋普查為例,普查涉及井蓋數量近15萬個,每個井蓋的屬性數據近20條,傳統的人工調查方式繁瑣且效率極低,而市勘測院公司研發的城市部件智能調查及APP軟件,可利用導航定位、計算機視覺定位和智能識別技術實現大部分調查信息自動錄入,從而大幅減輕外業調查工作量。
協同布局智能“天眼”,泛在應用賦能智慧城市
為發揮產業鏈條協同優勢,市勘測院公司與廣州前沿測繪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立“測繪信息數字化轉型升級實踐基地”,雙方就企業轉型、提升測繪成果附加值等內容開展研究合作。同時,與英德市測繪地理信息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致力于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實景三維建設。
近年來,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朝著更泛在、更融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正跨界賦能各行業部門,與城市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當前,市勘測院公司積極鏈接創新資源,推進測繪新裝備、新技術與物聯網、5G、AI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低空遙感檢測網,以智能“天眼”助力自然資源、林業、水利、公安等城市部門實現精細化管理。
河道巡查、林業測繪、礦山監測、應急支援、工程項目監測、城鄉規劃、交通監測、電力巡檢等領域是低空無人機遙感在智慧城市泛在應用的典型場景。目前,市勘測院公司正開展智慧礦山監測、智慧排水、森林防火智慧監測等信息管理系統應用研究,系統通過控制無人機采集地理信息數據,應用前沿技術,根據預設模型和多期數據比較等方式進行智能分析,可輔助城市管理科學決策。如礦山監測可自動發現越界和開采行為并實時報警;森林監測可監測到煙霧、火焰、異常高溫等并進行報警等。
以安全促發展,探索數據周期管理模式
測繪地理信息數據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戰略性數據資源,其在采集、傳輸、儲存、加工、應用等全生命周期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潛在風險,輕則泄露隱私,重則給國家安全帶來隱患。市勘測院公司始終堅持推進產業創新與安全發展齊頭并進,以企業擔當在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安全管理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結合數據流通過程來看,市勘測院公司對所采集的地理信息進行技術性保密處理,人員授權使用時在局網域內進行行為監控;嚴格管控內外網分離布設,以此杜絕非法網絡入侵等現象。同時,落實安全保密責任機制并建立外發資料臺賬,定期開展隱患自查整改,在關鍵涉密硬件上推進設備國產化。此外,與三大運營商交流組建涉密網絡專線,借助涉密網絡推廣“無人機遙感平臺、衛星定位網絡基準站、地理信息應用系統”等與城市息息相關的應用平臺,筑牢安全發展防線。
當然,地理信息數據安全工作是一個“被動遇見”向“主動轉變”的過程,未來,市勘測院公司也將與更多主體共同努力,為構建體系化的長治之業提供更多要素保障。
接下來,市勘測院公司將從科研、應用兩個維度繼續深耕測繪融合發展,賦能清遠智慧城市建設。一方面,積極推進實景三維清遠建設,構建精細化單體模型及城市信息模型(CIM)來打造時空信息平臺;另一方面,在市區范圍內布設無人機巢,借助低空遙感平臺實時獲取城市遙感數據,助力搭建時空信息動態監測網絡。
延伸閱讀:
清遠市勘察測繪院有限公司為德晟集團全資子公司,具有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頒發的國家測繪資質乙級證書,經營范圍包括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海洋測繪、界線與不動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等。主要業務涵蓋平面高程控制系統的建立及維護;傾斜攝影、激光掃描等三維建模和地理信息應用系統開發建設;綜合測繪服務,包括城鄉規劃實施、規劃監督、聯合驗收,國土空間規劃和工程建設項目所需的地面、地下和水下基礎地理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