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llimg/200525/2-2005251A5224c.jpg)
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笨梢?,文明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深刻理解“文明”的內涵,將其內化為每個人的核心價值理念。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應有的狀態,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
![](/uploads/allimg/200525/2-2005251A529452.jpg)
文明,凝聚著多重含義
文明是個多義詞,擁有多重含義。從國家層面來講,文明是指國家發展的狀態,即國家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這是唯物史觀對文明的根本定義。馬克思說:“文明的一切進步,或者換句話說,(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倍鞲袼拐f:“文明時代是學會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痹谒麄兛磥?,文明是物質與文化的增長,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制度建設,最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我們熟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都包含于國家發展的狀態之中。從社會層面來講,文明是社會秩序的確立。在中國,“文明”一詞最早見于《周易》。該書中多次出現“天下文明”等描述。唐人孔穎達注解說“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其意指社會文教昌達、文德彰顯而形成的王者修德、民風淳樸、風調雨順的和諧景象。
從人的層面來講,文明則是指人的教養和開化狀態?!渡袝に吹洹贩Q贊舜“浚哲文明”,就是指他非常謙恭,品德高尚,很受人愛戴的意思;《禮記·樂記》說:“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蔽拿魇侵t恭有禮,是內在的德行開放出來的一枝鮮花。西方的“文明”一詞包含有脫離野蠻的開化之意。所以,文明有人的端莊優雅有教養之意。文明與文化是緊密相連但有區別的概念。
在國家層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文化具有以文德化育之意,是教化的意思,這是文明所不具備的?,F代的文化則是人們創造的文藝產品及人們的各種生活方式。而文明則是指國家的所有財富,等同于國家這個文明體本身。同時,文明更側重于指稱社會的進步狀態,是國家發展的靈魂,與文化明顯不同。在個人層面,文化指人們擁有的知識,文明則是指人們的素質和修養。有文化不等同于有教養,二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uploads/allimg/200525/2-2005251A53LL.jpg)
文明,國民必備的素質
歷史經驗反復表明,文明雖然是國家的軟實力,但是它的建成,則需要有國民的硬素質。我國經濟社會要保持發展的良好勢頭,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必須從改善每個人的修養做起,使國民成為文明的人。文明的人是進取的人,干事創業是其奮斗目標。文明的人不會只琢磨人不琢磨事,而是努力做好工作,創造良好的業績;文明的人不會只說空話不辦實事,而是用更高的效率幫助別人辦好事。文明的人是自律的人,遵守規則是其做人的原則。文明的人不愿意為了搶時間闖紅燈,不愿為了降低成本而污染食品、水和空氣,不愿為了私利動用自己的關系,不愿破壞公平原則玩弄陰謀詭計。文明的人是守禮的人,文明禮儀是其風格氣質。文明的人不會因為生氣而與人大吵大鬧,不會因為有靠山就頤指氣使,不會冷漠譏笑別人的失意。
![](/uploads/allimg/200525/2-2005251A54A34.jpg)